《腾讯传》读书笔记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书籍介绍

本书全景式地记录了腾讯崛起的经历,并以互联网的视角重新诠释了中国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的曲折与独特性。
从1998年开始创业到成为世界级互联网巨头,腾讯以即时通信工具起步,逐渐进入社交网络、互动娱乐、网络媒体、电子商务等领域,在超高速发展的同时亦饱受争议,在“3Q大战”的激烈冲突之后又进一步走向开放……腾讯的发展路径,亦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成长的缩影。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互联网人在应用性迭代和对本国消费者的行为了解上,找到了自己的办法,并开始领跑全球。

为什么读这本书:

  1. 如开头所引用句子中所讲,突然的发现自己对历史不是很了解,于是便决定多读一些历史相关的东西,腾讯传便是了解中国互联网历史的一个很好的视角。
  2. 诸如 QQ、微信一类应用,做为其用户,也使用了挺久的,如果可以站在另一个角度来观察下这些产品,想必会别有一番滋味。
  3. 如果能借助此书对腾讯帝国有一个浅显的了解,对自己也是十分有益的。

读书笔记

风起云涌的早期互联网世界

1994年:

  • UNIX 版的 浏览器问世、
  • 个人电脑的 windows 日趋成熟
  • 杨致远创建 Yahoo
  • 尼格洛庞帝 写出《数字化生存》,提出“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有关,它将决定我们的生存”的观点
  • 9月,中国接入互联网
  • 马化腾接触 惠多网(互联网的雏形)

1995年:

  • sun 开发了java语言
  • 网景 在 纳斯达克上市,市值达27亿美元,华尔街日报评“通用花了43年才实现的目标,网景只花了1分钟”。 同时,在浏览器市场,网景开始威胁到微软
  • 1995年 4月:马化腾汇见惠多网网友丁磊,当时丁磊刚把自己从 电信局开除,后有加入一个数据库公司(两个迷茫的年轻人)
  • 1995年 4月: 马云(31岁) 创建 中国黄页(中文商业信息站点)

1996年:

  • 雅虎在纳斯达克上市, 确立了基于搜索的门户网站形式
  • 1996年 5月:张朝阳照搬“雅虎”,创建“搜狐”
  • 1996年 9月: 张志东研究生毕业
  • 1996年 7月: 捷杰克·史密斯 推出hotmail, 后被 微软以4亿美元收购
  • 同月: 丁磊,注册 网易,开发出第一款中文免费电子邮箱

1998 年:

  • 美国在线收购网景
  • 微软将windows 和IE捆绑销售, 推出windows98, 股价暴涨72%,同时 被起诉违反 反垄断法
  • 乔布斯推出极简主义IMac
  • 拉里佩奇 和谢尔盖 成立 google
  • 张朝阳第一个完成中文搜索系统开发, 10月被评为 “全球50位数字英雄之一”
  • 12月 ,王志东的新浪网成立
  • 丁磊将网易转型为门户网站
  • 中国互联网“门户时代”到来,三巨头: 新浪 、网易、搜狐
  • 1998年6月: 鲍岳桥 创办 联众游戏,中国最大棋牌游戏网站
  • 1998年8月: 朱骏 创办 第九城市
  • 1998年11月: 陈天桥创办 盛大网络
  • 1998年6月:刘强东 创办京东,开始销售光磁产品,后来转型电商
  • 1998年11月: 马化腾的“腾讯”创建,名称“腾”来自化腾,讯来自“润迅”,主要做 寻呼机 方面服务的开发

马化腾 1993年毕业于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
毕业后加入 深圳润迅通信集 担任软件工程师 ,行业为:寻呼台服务。(寻呼机 当时还是一个爆发性增长的行业)
一直功工作到 1998年。

1999年:

  • 1999年3月:马云创办 B2B网站 阿里巴巴,几个月后,成为全球最活跃的电子商务网站
  • 6月:携程网诞生
  • 11月:当当网诞生,复制亚马逊
  • 10月: 周鸿祎创办 3721
  • 年底, 李彦宏硕士毕业,创办百度

QQ

初期:

腾讯一开始的寻呼服务是一个错误的路线,因为进入1998年之后,移动手机日渐普及,寻呼机落伍
1998年~1999年,资金入不敷出
QQ的模仿对象为 ICQ(i seek you),为1996年三个以色列青年开发的通讯软件,ICQ增量迅速,不到一年便成为世界上用户量最大的即时通讯软件。
在腾讯之前,中国的汉化版ICQ 已经有三款:分别是 台资的繁体中文的 CICQ、简体中文的PICQ和南京的 网际精灵。
1998年8月,广州电信招标 类似 ICQ 的中文即时通讯工具。腾讯计划参与竞标,并起名QICQ,此时并无产品,只有一个技术方案,最终竞标结果为 电信旗下的 飞华公司的 PCICQ 获胜(内定)。
至此,市场已有三款 汉化ICQ 的软件了,马化腾决定先把 QICQ 养起来(此时并不知道能有什么用)

1999年 2月 10日, QICQ 第一个版本上线
同年4月,QICQ 用户超过 500人。
两个月后,用户就开始猛增。
为了喂饱快速长大的QICQ,马化腾和曾李青不得不到处接活儿
QICQ的LOGO 实在第三版升级的时候,由网民投票选出的 企鹅,代替了原来的传呼机logo

危机

1999年10月,美国在线状告 QICQ 侵权,要求停止使用QICQ.com 的域名 ;后仲裁案判定腾讯归还域名。从而也促使了 QQ 名字的产生(QQ 原为 ICQ 和 QICQ的统称,腾讯大胆的将其“据为己有”)
1999年 11月 ,QICQ用户超过100万, 但此时腾讯账上只有 1万元现金。
腾讯采取两个策略来应对财务危机:增资减薪,把腾讯卖掉(后来没人买,因为没人知道它怎么能赚钱)
风险投资:成功拉到 IDG 和 盈科的投资,读过危险期
2000年11月,推出 QQ 2000,推出 QQ 咨询通和 QQ浏览器。
QQ开始由一款纯粹的即时通讯工具向资讯门户和虚拟社区转型
2001年1月,MIH投资
20001年5月,QQ注册用户达到1亿。

QICQ后来居上的原因

  • 对手的麻痹:
    • 美国在线收购ICQ后,主要精力在与微软死磕上,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在ICQ 上
    • 台资的CICQ、PICQ 受政策限制,和对大陆市场经营经验的缺乏
    • 南京的公司主营业务为 棋牌游戏
    • PCICQ电信飞华只是 其众多项目的一个,在加上在国有企业的体制限制
  • 技术微创新
    • 当时的中国网民多在网吧上网,QICQ改客户端存储数据创新为 服务器存储数据
    • 中国网速限制,压缩软件大小
    • 采用 UDP 传输替代 TCP, 节约服务器成本
    • (…. 这里怎么看都是大环境限制和本身资金限制,算得上创新么…)
    • 增加离线功能
    • 个性头像
    • 设计提示音(QQ 的提示音 为马化腾录下的 寻呼机的“滴滴”声)

盈利模式尝试:

移动梦网:

2000年初,日本电信运营商推出无线增值业务。
2000年5月,腾讯和深圳联通合作,推出“移动QICQ”
2000 年4月,中国移动从 中国电信公司剥离出来。后来成为一家巨型公司。
2000年 8月,腾讯与移动合作,推出“即时通-移动QICQ”,四个月后,移动推出“移动梦网”,与增值合作伙伴收入以15:85分成。
2001年6月,因移动梦网的合作,腾讯第一次出现单月盈亏平衡;到年底,营业额近5000万元

不成功的收费实验

2000年8月,QQ页面出现 banner 广告, 效果不好
2000年11月,推出“QQ俱乐部”会员服务,遭到空前的冷落,月收入仅两三万,失败原因:

  • 支付方式的缺失,当时只能用到邮局汇款的方式来付费
    2000年年底,推出 面向企业的BQQ,但企业多拒绝向其付费,且有MSN 可以选择。
    2001年2月,一方面迫于服务器压力,推行QQ号码注册收费机制来限流,但这个做法使得腾讯遭遇创建以来的第一次危机:

  • 7月,网络迅速传播《腾讯QQ,你做的太绝了》表达对腾讯的垄断收费的不满

  • 8月,北京发行量最大的消费类纸质媒体报道文章表达对腾讯的不满,腾讯开始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2002年3月,宣布,推出“QQ行靓号地带”,出售QQ号码使用权
    2002年9月,竞争开始出现:朗玛UC客户端出现,3个月注册数突破800万
    然后几个月内:网易泡泡、新浪聊聊吧、搜狐我找你、雅虎通、等,实现出现了30多款类似产品,腾讯引爆了一场针对自己的围剿战
    2003年6月,腾讯以庆祝“三周年”的名义,宣布再次开放免费注册
    2002年3月,腾讯提出 “Q币”的概念,并于5月推出给用户,但在腾讯返回免费之路后,Q币便成了食之无味的“鸡肋”。

群聊“社区”的第一次出现

2002年8月,推出群聊功能,标志着社交网络在中国的出现,比facebook早18个月

QQ秀,一次盈利模式的成功尝试

借鉴韩国“阿凡达”计划,启动QQ秀项目,即 QQ 虚拟形象系统,于2003年1月正式上线收费,付费工具为Q币。QQ秀受欢迎程度远超预期,半年收益约2500万元。且未引起任何用户反感或舆论攻击,所有用户均为自愿付费。
QQ秀的背后映射的跟多的是一群在现实生活找那个没有身份,却渴望得到认可的焦虑的年轻人,他们这QQ秀这个虚拟世界里找到了满足自己的东西。
QQ秀的出现让腾讯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盈利,而不是依赖于电信行业。
2003年年底,腾讯推出“特权体系”的一系列“红钻贵族”。红钻服务是一个引爆点,在推出之前,每月虚拟道具收入在 300万到500万之间,而“红钻”推出后,包月收入迅速突破千万。

网游 没有“凯旋”的《凯旋》

2001年,陈天桥创办的盛大,取得《传奇》的独家代理权,日收入达 100万
于此同时,网易推出《大话西游2》,也赚的满盆满钵。
2003年,腾讯代理韩国《凯旋》,其画质华丽,技术高超。但 因为多数网民电脑配合及网速问题,最好的未必是合适的,最终以失败告终。

门户

创办 QQ.com,然后利用QQ弹窗的方式为 自家门户网站导流,但QQ用户群年龄(多为25岁以下)与其网站影响力和广告价值并不相符。

上市

腾讯于 2014年在香港上市。

风波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