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再次重启

这大概是第二次计划要重启博客了。上次一次是18年的4月份。

时间流逝,带来的是成长。这次重启,目标也更加明晰:

  1. 不只是作为一个消费者,也要成为一个生产者。

    a. 好像一不小心就成了一个消费者,为什么呢?

    时下,信息流、短视频再加上推荐算法,一天天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突然有那么一天,在刷视频的时候,突然感觉到,自己好像成了每天统计的大数据洪流的中几条记录,成了别人的目标的“用户”,不停的消费着形形色色的信息。假如自己突然消失了,好像也不会激起任何涟漪。

    然后开始回顾,自己究竟何时,开始成为一个看客,而不是一个参与者。

    何时开始,每日翻翻豆瓣哈组有啥好哈的哈上一哈;每天打开知乎翻看有什么新奇的问题,别人有什么样的答案;亦或是打开B站排行榜,看看有啥新梗出现;所有的这些,所做的最多不过只是点个赞,不曾参与讨论,这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因为时间短?因为是碎片阅读?因为是我们变懒了。

    点赞很easy, 单单凭情感感觉便可以做到;评论或者回答问题相对而讲很难,因为需要动用理智思考,而且还要打字而非轻轻一点。

    因为app, 因为算法,习惯不自觉的就养成了,养成了就很难意识到,幸运的是,我竟然看到了。

    既然发现了问题,那该如何改变?如何行动起来呢?

    成为一个生产者吧,而非仅仅做一个消费者,不仅仅是别人一万播放3块钱里的万分之一;不仅仅是信息流里阅读广告给别人带来收益的数据流。

    成为一个生产者吧,把自己的知识分享出去,帮助那些需要这些知识的人,只有成为你想见到的改变,才能真的带来改变。

  2. 整理思考。

    有些事不只是要参与,见证就足够了,里面还应该有一些思考、分析

    如果没有,那就好像读了一本《三体》得到的结论只是 “牛逼,作者的想象力太丰富了。这世界观炸了”的情感体验。我们经历,我们成长,中间可不只是经历就完了。信息变成知识,中间必定 有思考在其中。

    最近读到一句话“我从没见过一个人,一个靠着阅读干货、靠着阅读大牛的公众号就走上成功的”,深以为然。

    我们亲身经历,或者阅读、观看他们的经历,我们感同身受。但如果没有思考,没有带来任何的改变。那样的经历,则很难帮助我们变得更好。

    大的习惯就是你来不及想了,我们都准备好了,你看就好了,但这真的够么?

    时间好像很紧张,文章变得越来越短,人们的耐心也越来越少。最近开了个头条号计划写文章,旁边弹出一个建议:“文章太长了呢,建议拆分之后发布,效果会更好哦。“ 很贴心的提醒,不是么?但长时间做短阅读,还真蛮可怕的,不是说这样做可怕,而是长时间这样做很可怕,它会让我们形成习惯,变得不再适应做长阅读,不再给自己留思考的时间。

    习惯是一把双刃剑,可以让我们更专注,但同时也可能会让我们忽视一些东西。所以,要时长跳出来看一看自己。写博客能达到这个目的,所以这是第二个目标。

  1. 分享知识

    分享其实也是一种学习,一种校验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巩固自身,另一方面则可帮助他人。

    以前写文章过于拘谨谦虚,老怕讲了错话,误导了别人。但现在想来有些可笑。其一,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力,信什么不信什么,当自由定夺。其二,如果讲错了,那甚至有可能能得到一次纠正自己的机会,岂不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