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学习笔记(四)信念(自证预言)

一、信念即自我实现预言

1.1、意义

信念经常决定我们的表现,我们表现的多好或多糟,经常决定我们的人际关系有多好或不那么好。是人生成功和幸福的头号预言,
(自证预言)。

1.2、实验研究

  • 快速迸发者测试
  • 阿施从众心理实验
  • Philip Zimbardo 的监狱实验
  • Langer 教授 纪录片 “返老还童”的例子
  • 飞行服测视力
  • Barge 的研究,影射分为潜意识和有意识影射
  • 安慰剂效应
  • 四分钟以内跑完一英里的故事

1.3、信念为什么会起作用

  • 正面的思考会产生正面的影响
    • 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生活选择,动机水平,机能的质量,对逆境的适应力,对压力和沮丧的抵抗力,相信自己的人,充满信心,在生活的不同领域都表现出色。他还指出,认为自己高效能者,与认为自己无用者,想法感觉完全不同,他们创造自己的未来,而不是简单地梦想。换句话说,他所说的是,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人,他们创造自己的人生,与那些,由他人摆布的人不同,他们适应力更强,对困难与挫折的应对力更强,换句话说,能力更强
    • 研究表明,56%的成功是由期望度决定的。成功取决于你坚信自己能取得成功的程度
      我们每个人自尊的水平,也就是自信的程度,对我们的方方面面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我们的待人接物,能取得的地位,能取得多少成就,还比如在个人领域,我们会与谁坠入爱河,我们与配偶,孩子及朋友的关系,个人幸福的水平

1.4、信念如何起作用

一、动力
当你相信你能做好某事时,会非常有动力,如果你认为自己希望渺茫,那就很有可能就此放弃,无所作为
二、一致性(相合性)

  • 我们每个人对世界都存在心理基模,基模就是内在。还有外部世界,现实发生在外部世界。

  • 内部和外部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就是关键,我们的精神不喜欢内部与外部,存在差异,我们的精神喜欢两者一致相合。如果不相合,如果不一致,我们就会产生异议感,觉得不适,感觉不舒服,不对劲,所以我们常常不惜一切,让两者统一。

    重建一致性的四种方法

    1. 方法一:更新基模
    2. 方法二:忽视或抛弃外在信息
    3. 第三种方法,主动验证
    4. 方法四:创造新的现实

三、如何解读表现
爱迪生发明灯泡“我没失败,我是成功了5000次证明之前的做法都是错的”
他不是干坐在实验室说,“相信就能做到”,而是我相信,而且我会加倍努力,满怀斗志地工作

1.5、如何加强信念(创造积极环境)

  1. 找一些你爱的人或地方的照片,这些东西很重要

    创造一种让你觉得温暖,觉得开心的环境

  2. 名人名言挂在墙上

    它们不断影射,提醒,并以此创造出积极的环境
    
  3. 多看看激励你的电影
    如果你相信自己可能会成功,那成功的可能性会变大,但离不开刻苦勤奋与坚持不懈,而且失败避免不了,你要从失败中学习。
    

二、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

2.1、乐观主义VS悲观主义的不同点:

悲观主义者

  • 无论长期还是短期目标都很现实
    • 有某个目标,他们的期望低,信念不高。他们不认为自己能做好,积极性低,他们的大脑寻求一致,他们的表现通常取决于。他们的信念和期望
    • 低水平的信念,对成功的解释就是,只是走运而已
    • 大脑在寻求一致,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这个循环。然后再一次变得现实,不成功的现实,但是现实,于是他们在短期目标上,同样也在长期目标上很现实

乐观主义者

  • 短期目标不现实,但长期目标较现实
    • 保持着很高的信念,很高的期望,积极性很高,大脑寻求积极性,他们的表现依然不好,没有他们所期望的那么好,不现实。但解释依然是,如果我从中吸取教训了会怎么样??我这次做得好多了,我指出了哪些方法是不可行的。
    • 他们坚持,久而久之,直到他们带来了“不现实的现实”并让它成真,和他们的信念相一致了,所以即使在短期看来,现实可能不一致。

2.2、是什么导致出现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的不同:

差异在于解释:这是个暂时的挫折,来看看我学到了什么,来看看我怎么样能重新寻找并最终找到我理想中的XX
这种态度可以习得,研究表明学习主观地,像乐观主义者一样解释事件可以获得更高层次的成功,
乐观实际上增强了,适应力水平

2.3、如何区分现实的乐观主义和不现实的乐观主义

斯托克代尔悖论:

斯托克代尔被关押8年后放了出来。吉姆·柯林斯先生去采访他,问:“你为什么能熬过这艰难的8年?”斯托克代尔说:“因为我有一个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出来,一定能够再见到我的妻子和孩子,这个信念一直支撑着我,使我生存了下来。”吉姆·柯林斯又问:“那你的同伴中最快死去的又是哪些人呢?”他回答说:“是那些太乐观的人。”吉姆·柯林斯说这不是很矛盾吗?为什么那些乐观的人会死得很快呢?斯托克代尔说:“他们总想着圣诞节可以被放出去了吧?圣诞节没被放出去;就想复活节可以被放出去,复活节没被放出去;就想着感恩节,而后又是圣诞节,结果一个失望接着一个失望,他们逐渐丧失了信心,再加上生存环境的恶劣,于是,他们郁郁而终。”斯托克代尔说:“对长远我有一个很强的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活着出去,一定能再见到我的妻子和小孩;但是我又正视现实的残酷。

高水平信念:

  • 即使没有成功,我们能很快恢复动力,继续努力工作,
  • 而关键就是尽可能地保持平衡,相信你能成,但同时明白自己需要,应对现实,残酷的现实。

成功的秘密: 乐观,热情和勤奋
运气是否也有作用呢, 拥有这三要素的人,相信自己能成功的人,热爱自己的工作并勤奋努力的人,事实上获得了更多的运气

2.4、如果我们能更幸福更健康,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是乐观主义者?

我们认为乐观主义是不切实际。

2.4.1 媒体偏见

媒体把大量关注点放在负面新闻上,但这样也不全是坏事。因为在公民社会,媒体的职能之一是,把应该纠正的错误行为公诸于世,鼓励人们,去行动,去改变,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我大天朝向来只能看到自由民主和谐富强

我们需要认识到:媒体报道时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单独强调事件中的某几个方面。 不应该无视了积极的新闻

2.4.2 消极的声音很多
  • 我们经常能听到“为什么我不这样做,为什么我还没看书?”,“为什么我还没写完论文?”,“为什么我要跟他说这种话?”,“为什么她要跟我说这种话?”大部份都是消极的。

  • 我们多久才听到这样的声音一次“我今天跟别人聊得很开心?”,“我刚做完这么多工作 我太高效了”,“我做得很好,我刚拿了A-的成绩”,“我都没怎么花精力”。

2.5如何才能变为乐观主义者

参见感激(在后面的章节)

三、如何提高快乐的基础水平

无论发生什么,幸福和自尊总是在幸福的一个基础水平上下起起伏伏,两者完全正相关

3.1、提高自尊

就是去面对而非逃避。努力行动起来,投入其中,去面对

去面对意味着把自己置身于风险线上,不是要你在恐慌时冒险,而是在你放松时放手一搏,去承担失败的风险,去解决,去处理,去面对那些对你来说重要的事情
为什么当我们不是逃避而是面对时,基础水平提高了?因为这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原因有三

  1. 自我知觉理论

我们得出关于自己的结论,和我们得出关于他人的结论的,方式是一样的
如果我面对了,我尝试了,那我就认为这是一个有勇气的人,这是一个敢于尝试的人,得到关于自己的结论就是我肯定有很高的自尊。

  1. 适应力因素

一旦我们经常经历失败,当我们恢复后,就知道我能应付它
我们脑中想象的失败的痛苦,比实际的痛苦要多得多。

  1. tal忘了讲了…

3.2、使用想象力,想象成功

我的大脑无法区别,真实的事物和想象的事物
​ 当我们想象成功时,尽可能逼真点,尽量使人有所感受,为什么?因为感受越真实,我们的大脑就越相信这是真实的

3.3、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是当今最成功的、最有效的治疗干预手段
基本前提是思想驱动情感,比如,外部发生一件事,我感知到那件事,我感知那件事后的行动是,对那事进行评估,也就是对那件事进行思考,思考后就唤起了情感。
事件、评估、思考、情感,然后导致行动,认知疗法认为如果我们想改变情感,我们要干预的是,评估和想法层面。

认知疗法概要三个M 每个M有二个建议

三个M:

  1. 放大(max):归纳法是天生的本能,但有时我们做得过头,归纳过度了

    • 他拒绝了我,因此大家都会拒绝我
    • 要么全是A,要么就是彻底的失败
  2. 极小化(min) 隧道视野:

    • 老师只关注几个不听课的孩子,认为自己讲的不好。

    应对方法:准许为人,用更理性的目光看待它

  3. 虚构\捏造:我们个人化化问题归咎他人。

    • 我有次考试成绩很差,我因此责怪我男朋友或女朋友。

    应对方法:没有人会来,承担起责任而不是责备别人

对应的建议:

关键是真实化,我们如何通过我们的提问变真实

  • 首先,我的结论和现实相关吗?
  • 第二,那合理吗?
  • 它们是相关联的,我忽略了什么重要的事吗?

多问一些问题:

我夸大了什么?我在贬低什么?我陷入困境了吗?我忽略了什么进展很顺利的事吗?我忽略什么进展不顺的事吗?大的画面是什么?

3.4、认知重建:

我们创造我们自己的现实,如果我们理解这点,我们能改变,改变我们认知的方式、改变关注的事、改变我们的问题,无论是辩论非理性评估,还是创造新的现实的问题。

  • 对幸福而言,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比客观环境更重要
  • 幸福不是取决于我们的处境,或我们银行账户里的金额,依赖于我们选择关注什么。因为我们的感情,由外部和内部状况一起决定,如何去诠释很重要

两种原型:消极者和积极者

  • 消极者

    • 专注进展不顺利的事
    • 他们向现实屈服,那同时当然也让他们的存在,变成自我实现预言
  • 积极者

    • 专注于成功的事物。积极者专注生活的光明一面
    • 这节课不提倡只专注积极面,它专注于提倡现实

研究积极心态和乐观领域实验:

  • 修女实验
  • 同时,研究也证明积极者更长寿,身体更健康

石头就在那,我们不用负责,但我们用它做什么,我们要负责。
认知重建,是要学习乐观地诠释事情
我们经历的大部分事情,我们参与创造